李振宁:股市改革需要新国九条

投资者报   2013-01-05 本文章627阅读

  2013年1月5日,《投资者报》与CCTV证券资讯频道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投资者大会”。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在会议上就A股市场未来发展发表看法。全文如下:  
      
     股市改革立意要高  

  第一个是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当年股改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2004年2月国务院发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是俗称的“国九条”。由于有了这么一个高度,所以股改的过程得到了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当时股改领导小组的组长是证监会主席,国资委主任是副组长,还有其他一些部门(领导)担任副组长,可以说整个构架非常有利于改革。  

  郭主席上任以后也想大力推进改革,讲了很多话,比如希望社保基金入市,企业年金入市,机构投资者入市,外资入市。讲了很多,但是这些都不归郭主席管,也就是说他想改的东西不是证监会一个部门能管得了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改革的立意还不够高。  

  当然,2005年为什么能进行股改?是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的银行进入全面资不抵债,所以大家痛定思痛,说我们要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减少间接融资的比重,那个时候大家有一个共识。后来到2008年美国也出问题了,大家就认为直接融资太多也不见得就对,就有了动摇。  

  但是,应当仔细想想美国是什么危机?是股票危机吗?不是。欧洲是股票危机吗?也不是。美国是次债危机、欧洲是欧债危机,一个是企业债、一个是国家债,问题实际上都发生在债上。我们的股票从6000点跌到1600点,跌掉72.8%,不是也没人闹事吗?股票是现在可以跌,明天还可以涨,股票的心理压力和债是不一样的,它没有一个确定的还债期。所以欧美的问题是出在债上,而不是股市,大家应该搞清楚这一点,特别是领导要搞清楚这一点。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上来说,中国还是要大力地发展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中的重中之重还是股市。如果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应当是重中之重,因为未来整个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过程,以及进一步的市场化,都需要资本市场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两年国务院已经出了很多振兴行业、地区的规划,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关于如何振兴股市的规划。我建议证监会应当牵个头,给国务院、给党中央写一个建议,具体内容就是说“国九条”已经过去8年,根据证券市场股改前后的情况,市场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什么政策,部门间如何配合,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迎来新的“国九条”或者“国十条”,为资本市场改革铺路。  

  直接融资的重点应在股市  

  第二点,要处理好发展股市与发展债市的关系,把直接融资的重点,放在股市。不少人简单照搬美国,似乎我们的债市还有几倍于股市的融资空间,于是,发改委、人行、交易所都在发债并且各算各账,这里孕育着极大的风险。  

  实际上,美国债券多、贷款少,我们债券少、贷款多,贷款和债券的性质一样,都是债务资产。美债欧债危机,问题都是负债过高,寅吃卯粮,所以,债务资产搞得太多了并不是好事儿。搞直接融资,重点还是股票市场。股市不怕大,越大企业股本金越多,负债能力越强,银行贷款越安全,债务人越有保障。  

  用投资者长期利益来衡量监管  

  第三点就是如何判断资本市场健康与否,如何衡量监管者的绩效。尽管我们说用GDP作为标准有点儿偏颇,但是GDP毕竟是经济成长的综合指标,你说我采取了一系列好的政策、好的措施,但是GDP就是往下走,失业率就是高企,这能叫好吗?  

  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我们的证券市场一说起来永远是健康的。反正哪“壶”开就提那“壶”,但是这个东西最后还得有点儿实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对监管者的考核,还是要考虑到投资者长期综合收益,这个必须得考核。就像一个省一样,你的GDP天天掉,你说你的成绩如何大,这是不行的,其实证券市场也是这样。  

  神仙也保证不了个别投资者一定挣钱,也保证不了全体投资者在每个时期都挣钱,因为股市永远有牛有熊,但是如果十年不涨、二十年涨得也不多,而中国经济在大发展的过程当中,你都不涨,这就说不过去了。  

  我记得1992年,我们上证综指到过1429点,1993年到了1500多点,2001年到了2245点,可是弄到现在我们还在2000点上下挣扎,这能说得过去吗?什么叫保护投资者利益?现在似乎就是说我们查了几个大户,我们让董秘以后接待机构的访问,讲的话得跟和散户讲的一样等等,这就算保护投资者了?那人民公社制度是最平等的,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个工分,可那行吗?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是从中长期看,你得让投资者有钱可赚,你的市场才有人跟你玩儿。  

  A股去年最低迷的时候,也就是2012年11月底的时候,股票账户里有股票的是三分之一,基本上是套牢的;还在买卖的账户只有5%,这让市场怎么涨?人家都弃股市而去了。  

  股市跟房市还不一样,房市还有一个刚需,但是股市的需求可以是零,所以我们得认识这个道理。  

  现在,基本上监管者觉得,我把制度定好了,股市它爱涨不涨,这是不行的,还得有点儿真正的考核,这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抑制投机的政策导向不可取  

  第四点,其实这个问题我很早就一直在讲,投资和投机是股市运作的内在机制,缺一不可。我的意思是说,要改变监管者那种以抑制投机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你天天去打击投机,其实投机关谁什么事儿?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监管机构,不管是中国香港、美国、日本、英国,天天要打击投机,也不会每天指责什么地方市盈率太高了、什么地方太低了。  

  因为市场经济就是通过股价的波动引导资源的配置。纳斯达克[微博]从1000点一年之内涨到5000点,当时看是高了。但是,正因为这种暴涨,巨大的财富效应,把大量的创投、PE吸引到新经济中,它推动了美国的经济转型,推动了全世界的网络经济,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美国当年成为汽车王国,通用汽车涨了55倍,市场经济它分配资源就是通过大幅的波动来分配的,我们非要说平稳发展,每年涨得跟GDP差不多,那行吗?全世界有那样的股市吗?不可能的。  

  当然,我们说美国50年、60年一直是比较平稳。但是,美国有它的特例,美国有一系列特殊的东西在,而且投资主体70%、80%早就是机构了,跟我们一样吗?所以,我觉得抑制投机不应该成为一种政策主流。比如说,我就不赞成去打压创业板,说它市盈率太高了、发行价太高了,太投机了得压下去等等。  

  创业板有两种,一种是纳斯达克,是成功的案例;一种是香港,失败的案例。香港现在5倍市盈率的股票大把在创业板,但是你敢买吗?它们交易根本不活跃,很少有机构问津。中国的创业板70%是民营企业,上市的基本上都是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相关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它市盈率高点儿有什么不好?  

  创业板定价高、交易活跃是好事,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一家企业上了创业板、卖了高价,十家、二十家同类企业就可能拿到VC、PE,创业板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大。  

  我们很多宣传舆论是错误的,动不动就讲什么人又在里面赚了多少倍。其实,这个PE公司可能投了10个企业就上了一个,这一个是赚了,那9个还没有赚,是吧?股权投资公司从行业和长期看,得到的也是平均利润。  
  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简单概括就是,不要争论姓社姓资,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水涨船高,推动共同富裕。股市要搞活,就要放弃关于投资和投机的争论,放弃抑制投机的政策。  

  由管理层根据某些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认定某些板块、某些类型的股票过度投机应与抑制,是十分荒谬的。管理层既不应代替投资者,也不应代替市场作判断,而应相信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证监会与交易所需要分开  

  最后一点,就是证监会和交易所分开,交易所从证监会的一个部门转变为独立的上市公司。监管的就搞监管,发展市场的搞发展市场,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我们不能搞中国特色。现在世界主要的交易所都已上市,其目的是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效率、推动创新,更好地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服务。  

  我觉得,股市改革要有成效,就需要解决好这样五个方面的问题 。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