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敢输更敢赢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9-06-13 本文章619阅读

中国证券报:敢输更敢赢.pdf

  李振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期间,专注于企业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咨询顾问。1992年起成为专业证券投资人,先后以投资顾问的形式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几十家企业理财。1997年创办上海睿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00年底,增资扩股,更名为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 王辉 上海报道

  上海浦东,张衡路。在一片绿荫掩映的办公别墅区里,记者见到了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李振宁。作为一家老资格的投资公司,上海睿信今年以来凭借旗下产品的优异表现,获得更多的市场关注。而已经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弄潮”近二十年的李振宁,则为睿信这艘航船,提供了正确的航向。

  早年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多年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刻领悟,形成了李振宁注重趋势与战略、兼顾价值的独特投资理念;而平和、豁达、乐观的个性,则进一步与这样的投资理念形成有机统一。把投资比作“科学+艺术”的李振宁,正在自己“常做常新”的投资生涯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征服着投资事业上的一座座山峰。

  命运的转折点

  1953年3月,李振宁出生在南京的一个干部家庭。在当时的动乱年代,李振宁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走进了炼铁厂的大门。当时,他被分到河北太行山一带的涉县,为天津市建设三线铁厂,并成为烧结分厂的一名钢铁工人。艰苦的条件令很多人愁眉苦脸,但是乐观向上的他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适应下来。

  由于家庭成分的影响,李振宁在组织发展上遇到许多波折。入团,他比别人晚三年,入党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不过,不管外部环境怎样艰苦恶劣,李振宁仍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包括之后在宣传科理论干校作为一名老师,讲授马列主义思想。

  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李振宁在所在铁厂考区的6000多名考生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3年之后,李振宁拒绝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邀请,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开始了西方经济学的系统学习。

  研究生期间,除了专业理论的学习之外,李振宁把更多的心思用在社会实践当中。当时,他与人大、社科院及北京经济学院的几位同学成立了一个研究农村流通改革的小组。该小组为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做了很多调研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

  与此同时,李振宁还组织同学在经济学大师高鸿业的指导下翻译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所著的《短缺经济学》。他摘译的《短缺经济学》要点,以及在通读科尔内的7本著作和大部分研究成果后撰写的《科尔内经济思想研究》,都以专刊的形式发表,对当时的学术界和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回顾这段经历,李振宁表示,一个优秀的投资人,不仅仅对市场和上市公司要有深刻理解,还要有把握宏观经济走势的能力,这其中理论功底必不可少。此外,对于行业现状和趋势的了解,客观的调查研究、中立的审视视角,也同样必不可少。

  1985年,李振宁研究生毕业,中央书记处农业政策研究室、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同时向他发出邀请,最后他还是选择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因为那个时候改革的重心已经由农村转入城市。

  成为职业投资者

  1986年,李振宁作为青年经济学家代表团的一员访问日本,与日本大藏省证券局进行证券市场方面的交流。为了研究香港证券市场和股份制,1987年李振宁被派往香港东南经济信息中心做了一年的客座研究员。这一年,李振宁第一次买了股票。由于香港当时正赶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李振宁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了5000美元的股票,最终获利60%。

  由于个性原因,李振宁在国家机关的发展并不如意。用李振宁自己的话说,他的性格当不了官,也不喜欢当官。

  后来,他辞去公职,和几位朋友一起开过咨询公司。当时深圳仅有6家上市公司,李振宁就是其中两家的咨询顾问。但是李振宁还是觉得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和兴趣在资本市场,所以他最终选择成为一名职业投资人。

  投身股市第一年,李振宁就从20万做到了500万,掘到了第一桶金。此时,李振宁愈加感到证券投资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它规则清晰,涨跌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用不着拉关系走后门,也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符合他的性格。

  但是,股市无情。1994年李振宁的投资遭遇重大损失。

  当时,一个以他的名义开户的机构,不但输光了1000万本金,连以每年50%的利息向券商借来的2000万也输得所剩无几。虽然这只是开户机构与券商之间的债务关系,与他无关,但是李振宁认为这笔钱是用他的名字借的,事关他的名誉。与金钱相比,自己的名声更重要。于是,他决定用仅剩的700万帮他们赚回这笔钱。1995年李振宁来到上海,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把700万变成2300多万。还清欠券商的2000万之后,他又用剩下的300万资金在半年内做到4000万,创造了半年盈利13倍的神话。

  对于这段人生经历,李振宁总结说,高尔基有一句名言:鹰有时比鸡飞得还低,但是鸡永远都飞不到鹰那么高。正是凭着这样强烈的自信和投资能力,李振宁最终走出低谷。在这之后,很多股票被套的企业都来找他理财。当时他以投资顾问名义管理的资金规模达10亿人民币之多,开中国私募基金之先河。

  如果从1987年在香港第一次买卖股票算起,李振宁至今已有22年的投资经历,如果从投资A股算起,李振宁的投资经历也有18个年头。谈及这段投资经历,李振宁表示,投资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要准确把握投资的真谛,价值与趋势缺一不可。股市不仅仅是对一个事实的简单印证,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们对这一事实的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的主观性特别强,贪婪与恐惧充斥其中。对于投资人而言,要取得成功,理解市场、看清大势十分重要。

  一个坚定的多头

  国金证券本周刚刚发布的5月份非公募集合理财行业月报显示,在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这波大涨行情中,大多数私募产品较为及时地把握了反弹时机,但由于板块轮动迅速、结构性上涨特征显著等原因,表现优秀的私募产品只是其中的极少数,这之中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深国投·睿信系列就名列其中。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阳光私募基金表现最好的10只信托产品中,上海睿信占据了其中的4席。

  李振宁表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长期看好,使得睿信旗下的私募基金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仓位,到目前睿信整体的仓位水平仍然在七到八成。虽然,2008年睿信的业界排名明显落后,李振宁对此并不讳言。他说,08年对于市场整体趋势把握不准确,是导致投资出现较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他还笑言,像他这种乐观性格的人,在熊市里可能要比别人更容易亏钱,但牛市来临的话,钱一定会很快赚回来。

  另一方面,李振宁强调,08年市场事实上还是在极大程度上脱离经济基本面的。以点位来计算,08年上证综指的最低水平甚至要接近1992年。市场在极端的恐慌情绪下,完全忽略了中国经济十几年来的巨大成长。而正是由于对08年市场下跌空间估计不足,最终导致睿信去年整体投资出现较大偏差。不过,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的表现看好,也使得李振宁在08年10月市场反弹以来,仍然坚持了其整体较为积极的投资策略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去年四季度以来,李振宁就一直以一个坚定的多头形象出现在市场上,他早早地喊出了“市场将提前于经济见底”的声音,在此期间始终保持积极的配置策略。而即便在当前,仍然有观点认为经济难以触底、市场只是熊市反弹,李振宁却鲜明地向记者表明了他的观点:牛市已经来了!

  几十年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市场的摸爬滚打,造就了李振宁平和乐观的投资心态。一方面,尽管投资心态十分积极,但李振宁却始终在坚持他的安全边际原则,例如股价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有相对足够的“通用资产”作为股价支撑等;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乐观果敢的投资人,顺应中国经济大趋势,理解市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市场,也成为他有别其他投资人的闪光点。

  谈到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李振宁表示,中国股市在股改之后实际上已进入一个新纪元。

  如果说股改之前的中国股市可以用“坐庄文化”加“政策市”来概括,那么股改之后,A股市场已经与全球市场统一了“度量衡”,新的合理的定价体系正在形成,而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虽然08年和09年上半年市场的波动十分剧烈,但经济和市场的长期趋势依然是向上的,以更为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市场的空间仍然巨大。对于个人投资者,李振宁建议一定要克服“敢输不敢赢”的心态,要看大势、赚大钱,做投资战略永远最重要。


一键咨询